鍛造圓鋼的鍛造溫度范圍?
確定始鍛溫度時,應保證坯料在加熱過程中不產生過燒現象,同時也要盡力避免發生過熱。
因此,碳鋼的始鍛溫度則應比鐵一碳平衡圖的固相線低150~250℃。
碳鋼的始鍛溫度隨著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。
合金鋼通常隨著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得更多。
在確定終鍛溫度時,既要保證金屬在終鍛前具有足夠的塑性,又要保證鍛件能夠獲得良好的組織性能。
所以終鍛溫度不能過高,溫度過高,會使鍛件的晶粒粗大,鍛后冷卻時出現非正常組織。
相反溫度過低,不僅導致鍛造后期加工硬化,可能引起鍛裂,而且會使鍛件局部處于臨界變形狀態,形成粗大的晶粒。
因此,通常鋼的終鍛溫度應稍高于其再結晶溫度。
按照以上原則,碳鋼的終鍛溫度約在鐵一碳平衡圖A,線以上25~75℃。
中碳鋼的終鍛溫度位于奧氏體單相區,組織均勻,塑性良好,完全滿足終鍛要求。
低碳鋼的終鍛溫度雖處在奧氏體和鐵素體的雙相區,但因兩相塑性均較好,不會給鍛造帶來困難。
高碳鋼的終鍛溫度是處于奧氏體和滲碳體的雙相區,在此溫度區間鍛造時,可借助塑性變形,將析出的滲碳體破碎呈彌散狀,而在高于Acm線的溫度下終鍛將會使鍛后沿晶界析出網狀滲碳體。
|